每年的11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儿童日。今年的世界儿童日以“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为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提升对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支持他们发挥潜能、健康成长。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每个儿童都有梦想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在静待绽放。帮助解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联合国于1954年设立世界儿童日,旨在就儿童问题促进国际共识,提高全世界儿童的权利意识,改善儿童福祉。这是专门为儿童而设立并充分体现儿童参与的全球节日,为更好守护孩子的童年时光,让童年成为心灵温暖而美好的港湾打开了新的天地。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儿童,关注儿童,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张白纸一样,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维护好他们的心理健康,协助他们绘就一幅属于他们自己健康成长的画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身心和体魄,既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需要社会、家庭及各层面共同发力。连日来,全国多地标志性建筑纷纷亮起象征儿童友好的蓝色灯光,共同守护儿童美好未来。这不仅为世界儿童日带来温暖关爱氛围,体现了设立世界儿童日的初衷,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姿态,在儿童心中播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
儿童的精神生活、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等,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儿童生理上尚未发育完全,思想认识上也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焦虑、冲动控制障碍、进食障碍、社交障碍等问题。不论什么时候,对儿童的关爱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应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健康档案,将“家校合作”扩展为“社区—家庭—学校联合”的工作模式。通过更新工作模式,及时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需求,为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多自由、从容的空间。
儿童在成长、社会在发展,对于儿童的关爱也要与时俱进。有数据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七分之一的10至19岁儿童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这对他们的童年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学业压力、欺凌、网络负面影响、同伴关系或亲子关系困扰等。倾听儿童的心声,守护孩子的未来,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进一步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友好氛围,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构筑起更全面、牢固的防护网,让“倾听每个心声,点亮儿童未来”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长期使用的“统一口令”。(宜黄县幼儿园 吴婧、刘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