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今年以来,湖北省应城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社情民意“晴雨表”作用,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搭建党群“连心桥”,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和纽带桥梁作用。
修缮水渠保灌溉,乡村振兴润民心
清淤、除杂、填土、运料……近日,在陈河镇黄下村水渠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村民们正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水渠要是修好了,田里的收成就有保障了。”看着正在修缮的水渠,黄下村村民程国庆开心得合不拢嘴。
黄下村隶属应城市陈河镇,地处陈河镇西南边角,边界紧邻汉川市垌冢镇,黄下村这条水渠是灌溉全村近万亩良田的“主动脉”,也是渔子湖水库的主要排水渠道。多年来,由于渠道年久失修,淤泥堵塞,严重影响了排水灌溉效果,每年一到汛期,雨水就会溢出渠道,不仅没能灌溉下游的田地,还让周边的不少庄稼、茶叶、果林遭了殃。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11月,考虑到来年的春耕,黄下村两委和应城市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对黄下村排水渠进行疏通修缮。“目前,渠道已经完成清淤畅通工作,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一条最美水渠。”驻村书记李宣介绍,通过清淤泥、除杂草,困扰村民们多年的内涝问题已经解决。下阶段,我们将在水渠两侧补植耐冲刷性水生植物,增强观赏性,防止水土流失,“修建好水渠,既解决了内涝,又灌溉了农田,还美化了环境,助力村民春耕的信息,一举多得!”李宣对黄下村未来的发展充满无限信心和热情。
心系桑梓情意浓,爱心助学暖人心
近日,该局将应城市三合镇小学定为“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党日活动现场,也是捐资助学活动现场。
“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跟你们一样也帮助别人!”学生们分别从支部党员手中接过新书包和助学金,高兴地对大家连连致谢。
此次活动捐款共计4000元,此外党员们还自购书包、牛奶和冬衣,自愿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奉献爱心,收获希望,让他们能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应城市局持续关注,将助学援助公益事业进行到底。”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经理王绍文表示。
信息时代不掉队,真情传递暖胸怀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但不会用智能手机成为老人的烦心事。复杂的界面、烦琐的操作、偏小的显示,更给老年人的使用带来各种不便。尤其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什么事想给孩子们打个电话都不会操作。农网市场客户经理陈欣在走访市场看到留守老人不会用手机,联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便申请加入驻村扶贫小组,利用周末时间上市场,手把手教老人学会“玩转智能手机”,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让老人跟上时代的步伐。
老人们年纪大,住的地方也不集中,集中学习不现实,陈欣便挨个上门去教,每到一户,不厌其烦现场演示如何解锁,开机,接听、拨打电话,手机拍照、视频录制、软件下载、字体大小调整等基础功能,还手绘了操作小绘本。同时,针对老人最关心的网上预约挂号就医等问题,陈欣一步步地指导操作,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老人们感动不已,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我接听电话都不知道怎么滑,现在我会用微信跟孩子语音聊天、视频连线了,真是太好了,直接就可以看到孙女了,这个小儿子伢太好了!”(骆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