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治疗从“经验驱动”转向“精准赋能”,医工结合正成为推动呼吸机技术规范化、普及化的重要力量。11月1日-2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办、BMC瑞迈特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学习班在京举行。这场汇聚全国呼吸科、急诊、ICU等领域医师的学术会议,不仅通过“授课+演示+体验”的形式传递无创通气(即呼吸机相关技术)的前沿知识,更通过企业深度参与学术的实践,展现了医工协同背后的社会责任——以技术为纽带,以公益为底色,共同培育行业生态,助力临床能力提升。
一场聚焦临床需求的“双向奔赴”
无创机械通气是呼吸支持领域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等的治疗。然而,受限于区域医疗资源差异、操作规范性不足等问题,部分基层医师对技术的理解仍停留在“会用”层面,难以实现“精准用”。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这种系统化的培训,帮助更多医生从原理到实践全面掌握无创通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志新强调。作为连续举办十五届的学术活动,本届学习班延续了“理论+实操”的特色——既有专家对无创机械通气机制、适应症选择的深度解析,也通过由BMC瑞迈特支持的RA系列无创呼吸机、医用高流量设备、家用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和筛查设备等设备以及呼吸健康管理云平台的现场演示,直观展示参数调节、面罩佩戴、远程管理等关键操作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班的学员覆盖呼吸科、急诊、ICU、内科等多学科,这种跨领域的参与正是临床需求的真实映射。“不同科室接触呼吸机的场景差异很大,比如急诊更关注急救场景下的快速应用,而我们睡眠中心更关注的是怎么样才能让患者居家坚持使用呼吸机,提升他们的依从性。”一位来自上海基层医院睡眠中心的学员坦言:“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解决了我工作中的很多困惑,比如帮助患者远程调整参数等,让我的患者用得更舒服、更省心。”
企业参与学术的公益底色
在学术活动之外,学习班现场的另一大亮点是BMC瑞迈特的深度参与——不仅提供了医用高流量设备、家用呼吸机、通气面罩等全系列产品展示,还设置了产品工程师对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和研发进行讲解的环节。但比产品展示更值得关注的,是BMC瑞迈特在医工结合中践行的社会责任。
“医工结合不是简单的‘设备供应’,而是通过技术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共同解决临床问题、推动行业进步。”BMC瑞迈特联合创始人、标准化专家陈蓓表示。作为深耕呼吸健康领域的企业,BMC瑞迈特(301367.SZ)非常重视“助力学术发展”:一方面,通过与北京朝阳医院等头部医疗机构合作,将临床一线的需求反向输入产品研发;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全国性学术活动,将企业的设备知识、标准化操作经验融入医师培训体系,帮助医生“不仅会操作设备,更懂设备背后的原理”,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和用户受益。
从理论课堂到设备体验,从专家讲解到医工对话,第十五届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学习班折射出医工结合的更深层价值:当企业的研发能力与临床的专业需求同频共振,当公益的初心与行业的责任共同生长,呼吸机乃至家用呼吸机技术才能真正从“可用”走向“好用”,从“少数人的技能”变为“多数人的能力”。
正如曹志新在回顾全球无创呼吸机发展史时所说:“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临床医师的努力,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只有医工双方真正站在一起,才能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而BMC瑞迈特的实践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提供优质产品,更是通过深度参与学术、赋能医师成长,为整个呼吸治疗领域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品牌信息专栏:
BMC瑞迈特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制氧机等,并提供呼吸健康相关的云平台服务,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呼吸健康管理的首选平台。BMC瑞迈特家用呼吸机相关产品已取得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等多项认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5年1月31日,BMC瑞迈特家用呼吸机国内外累计销售量已超300万台。
目前,BMC瑞迈特已在天津、东莞、西安、深圳、中国香港、法国等地设立分、子公司,员工总数逾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