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职业学院"虎护生辉”团队:深耕非遗柳编,编织乡村振兴与助残共富新图景

来源: 编辑: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临沂职业学院“虎护生辉”师生团队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沭柳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该团队由苏倩绮、胡佳雯、王琴、王丽等学生骨干牵头,凝聚临沂职业学院3000余名师生力量,以“柳住美好,遗往无前”为宗旨,探索出一条“工坊+学院+数字化+公益”四维一体的非遗活化新路径,为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与社会价值提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临沭柳编技艺传承逾千年,虽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发展长期受限于传承人群老龄化、生产模式效率不高及市场渠道单一等问题。面对这一现状,“虎护生辉”团队深入产业一线,从供给侧进行革新。团队自主研发符合国家GB标准的食品级柳编材料包,配以详尽的编法图解与安全工具,有效降低了学习与操作门槛。同时,积极整合临沭当地11万柳编从业人员及1080名民间艺匠资源,构建起“线上电商+线下工坊”的立体化销售网络。实践表明,该模式成效显著,曾实现单月销售额突破70万元,间接带动约9000人融入柳编产业链条,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在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团队着力构建“柳编学院”体系,系统化开设从基础到进阶的课程,培养专业师资170余名,并走进53所院校开设选修课与实践岗位,成功吸引3000余名青少年接触、学习柳编技艺。此外,团队积极推动柳编与文创产业深度融合,联合临沂文旅部门共同打造七大柳编IP系列,研发涵盖沂蒙红色文化主题、现代家居实用款等在内的216个创新编样。其代表作《柳编:永远跟党走》荣获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九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充分展现了传统工艺与时代主题、现代审美需求的有机结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公益领域的持续投入。他们搭建智能云服务平台,面向残疾人群体提供免费的柳编技能培训、作品线上拍卖及个性化定制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助力18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部分残疾手艺人家庭月均净利润达到9000余元,显著改善了其生活品质与社会参与感。团队还积极推动柳编技艺与旅游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柳编文化之旅”特色体验线路,使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有力提升了临沭作为“世界柳编工艺之都”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虎护生辉”团队已初步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文化”于一体的柳编全产业链生态。展望未来,团队表示将继续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深耕非遗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让千年柳编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