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石碑上的抗战记忆——承德医学院"青衿承薪火,赤帜润心田”暑期社会服务实践队开展红色遗址保护实践

来源: 编辑:

盛夏骄阳似火,赤子之心滚烫。8月10日,承德医学院“青衿承薪火,赤帜润心田”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沧县大官厅乡北白塔村,在这片浸润着血与火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丰碑肃立,历史在风中低语

上午10时,实践队在北白塔惨案遗址前集结。村党支部书记田国升带领队员们逐一参观纪念碑和陈列设施,详细讲解背后的历史。在刻有“不死树”的龙纹石碑前,书记介绍这是为纪念抗战中不屈精神的象征;而记录“北白塔惨案八十二周年”的火焰形石碑,则诉说着1940年日寇制造的暴行。陈列室内的《北白塔村党史》手稿尤为珍贵,泛黄的纸张记载了1945年党支部成立以来历任干部的事迹——从挖地道支援抗战到组织互助社发展生产,字里行间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烽火英雄谱”展板更以王润喜、田绍秋等烈士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以身许国、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国旗飘扬,信仰在晨曦中淬炼

青砖广场上,一抹鲜红刺破长空。晨曦中,全体成员肃立行注目礼,高唱国歌。村书记动情地说:“这些纪念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火炬。”随后,队员们围绕遗址保护与红色教育开展访谈。书记提到,近年来当地通过修缮遗址、整理史料、开设教育基地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尤其是青少年,要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薪火相传,责任在对话中明晰

围绕遗址保护与教育意义,队员们深度对话村书记。当谈及近年持续修缮的纪念园与不断丰富的教育展陈,书记强调:“守护历史现场,就是守护民族根脉。这里不仅是教育基地,更是精神灯塔。”实践队队长与队员们一致表示:“触摸这些斑驳的石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作为医学生,我们不仅要传承救死扶伤的使命,更要铭记先烈们用生命捍卫的民族尊严。”

此次实践以“沉浸式”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北白塔村的每一块石碑、每一页史料都化作无声的教科书,激励着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张向东)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