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出精品,千锤百炼始成钢。”为深入落实 2025 年资溪县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竞赛暨教师培训活动要求,紧扣新课程标准,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扎实推进“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建设,9月26日,资溪县第一小学校联盟语文优质课磨课活动在第一小学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联盟校的参赛教师同台展示,听课教师齐聚研讨,共同奏响了一场以研促教、以磨提质的教学成长序曲。


本次磨课活动聚焦课堂实践,遴选 4 位来自联盟校的优秀教师参与展示,授课内容涵盖低、中、高三个学段,尽显语文教学的多元魅力。
第一小学丁小美老师执教六年级课文《桥》,以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为基础,通过“理情节 — 品人物 — 悟精神” 的层层递进设计,引导学生触摸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核。课堂上,丁老师围绕老汉在洪水中的抉择,带领学生分析 “舍己为人、坚守责任”的品质,实则是将“家国情怀”的种子悄然植入学生心中 —— 老汉守护村民的担当,正是爱国教育中“责任与奉献”精神的微观体现,让学生明白“爱国” 始于身边的坚守与付出。

第一小学杨锦诗老师带来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以诗意语言为纽带,结合丰富互动让学生感受秋日景致的灵动与美好。师通过展示祖国各地秋日风光的图片、诵读描写秋景的经典诗句,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渗透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爱国教育,让学生在领略自然之美的过程中,萌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小学范梦宁老师选取《在牛肚子里旅行》,以趣味问题驱动探究,巧妙化解教学难点,充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力。

嵩市小学艾亚男老师深耕一年级启蒙课堂,在《a o e》教学中以扎实的基本功开展细致指导,为语文基础教学提供了鲜活范例。

一场聚焦专业提升与育人内涵的点评研讨随即展开。语文备课组长率先发言,既肯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指出在 “育人理念深化”“跨学科设计细化” 等方面的改进空间。

第一小学教研主任刘华群结合新课标与课堂实例点评:“四节课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在爱国教育、学科融合、种子教育上有扎实落地。《桥》中老汉的担当是爱国教育的生动载体,可进一步结合‘身边的榜样’拓展,让家国情怀更贴近学生;《秋天的雨》的学科融合形式丰富,可增加‘家乡秋景征文’环节,让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转化为具体表达。低段教学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珍惜粮食’教育可联动德育课,《a o e》的‘语言自信’培养可结合传统文化故事,让种子教育更有深度。同时,教师需紧扣语文四大核心素养,明确每环节的育人指向,联盟校可建跨校互助小组,围绕‘学科融合下的育人设计’开展专项打磨,让‘一人备赛’带动‘全员育人能力提升’,真正实现课堂既教知识,更育新人。”

第一小学校长郑海兰结合新课标理念与自身教学经验总结点评。她强调:“语文教学既要把握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更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将爱国教育融入文本解读,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民族精神;将学科融合贯穿课堂设计,让学习打破边界;将种子教育落实到习惯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与‘大育人观’,让课堂既有知识的深度、学科的广度,更有育人的温度。”

此次磨课活动既是参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练兵场”,也是联盟校教师交流共进的”大舞台”。通过精准打磨与专业引领,参赛教师进一步明晰了教学设计的优化方向,联盟校也凝聚了教研合力。下一步,第一小学校联盟将持续深耕课堂,以更扎实的教研举措助力教师成长,为冲击县级优质课决赛筑牢根基,推动区域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付梁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