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访杭嘉校友,寻浙财金生”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期)

来源: 编辑:

指导老师:倪聖凯

负责人:刘嘉欣

团队成员:叶宛萁 留叶轩 胡梦佳 董智贤 郑迅 陶昕彤 范心怡 李家辉 卢天欣

数据编织梦想,岁月镌刻担当。7月18日,浙江财经大学“访杭嘉校友,寻浙财金生”社会实践团队有幸专访了2004届数据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首届毕业生、现任嘉兴市经开区大数据与统计局局长孟芳校友[1]。从昔日校园里潜心钻研数据的求学者,成长为如今区域数据治理领域的带头人,孟芳校友以二十余载的执着深耕,生动诠释了浙财人服务社会的专业精神与使命担当。

缘起·美丽的意外

回首与母校结缘的起点,孟芳校友笑称是一次“美丽的意外”。受家庭财经氛围熏陶,她最初填报了会计学专业,却因招生调剂进入浙财首届统计学专业学习。孟芳校友回忆道,当时学校首届统计班师资精良,课程量在全校都数一数二。凭借着对理科知识较高的接受度和浓厚兴趣,她很快适应并爱上了统计学专业,更深深融入了财大浓厚的学习氛围,将这次调剂转化为热爱的起点。

提及难忘的浙财岁月,孟芳校友的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她特别分享了与法学院同学组建排球社团的经历,两个学院的同学在课堂上携手研学,在球场中并肩拼搏。当法学院举办赛事邀请其参赛时,她所在的队伍历经激烈角逐,最终问鼎冠军。这份凝结着汗水与欢笑的跨院情谊,成为了她青春画卷中一抹明亮的色彩。

融合·学科的破界之光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孟芳校友指出,统计人才就业版图已从传统领域拓展至金融科技、商业智能等前沿阵地。她高度认同魏江校长提出的“新财经战略”理念,强调“统计+”培养模式是突破专业壁垒的关键。通过有机融合统计学与金融、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培养既懂数据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应对时代需求,更为学子开辟广阔发展通道。

展望未来,孟芳校友对统计学科充满信心。她强调,统计学“研究现象、发现规律、展望趋势”的核心价值在人工智能时代愈发不可替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统计学的应用广度持续延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高校统计专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正是这一趋势的印证。

传承·奔涌的初心力量

作为浙财精神的践行者与思考者,孟芳校友结合“使命文化年”的背景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教育之本在于“德才并重”,既要筑牢品德根基,亦需锤炼专业硬实力。学校立足财经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等创新举措,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高素质人才,正是校训“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生动实践。

作为学姐,孟芳寄语学弟学妹:既要保持开拓者的视野,敢于探索新领域;也要秉持实干者的精神,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对母校,她寄予殷切期许,愿浙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能够不断提升办学影响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她表示,将持续关注并支持母校发展,积极联系凝聚校友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创造更多校友返校共叙情谊、为母校建设建言献策的机会。

数据奔涌,技术迭新,而统计人“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的初心始终如一。这份初心,指引孟芳校友从浙财课堂走向大数据治理前沿。她以专业为钥解锁区域发展密码,更以德才兼备的实践与融合创新的远见,为后辈树立扎根专业、服务社会的标杆。她所诠释的浙财精神与殷切寄语,如同播撒的种子,必将在新一代统计与数据人才的耕耘中,生长为服务国家与地方发展的蓬勃“浙财力量”。[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