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熠 陈唯)七月之夏,湖北崇阳杨洪村的小学课堂里涌动着别样的生机,一支来自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的“希望之花”大学生支教团队在此开展暑期公益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课程体系,为40余名乡村儿童打造了融合人文、科学、艺术与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课堂。
文化根脉,在古今碰撞中滋养心灵
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情感与智慧的摇篮。从《乡愁》的深情仿写中,朴素的乡土情思自然流淌;在苏轼人生“春夏秋冬”的画卷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精神,为稚嫩的心灵注入了面对起伏的从容力量。历史课则带领孩子们穿越回荆楚大地,湖北省的千年脉络与三国风云中的趣味轶事,让脚下土地的故事变得鲜活而亲近。书法课上,一横一竖的偏旁部首教学,不仅是写字规范的基石,更是对汉字所承载的文明密码的初探。

世界视野,在多元探索中开阔胸怀
地理课堂化身环球文化列车。以《国家地理儿童》为向导,孩子们惊叹于世界各地节日的五彩斑斓,感知服饰变迁背后的历史风云。从“哪吒”故事里陈塘关的趣味定位,到对异国文化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性态度,包容与思辨的种子悄然萌芽。生物课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从远古恐龙的庞然身影到显微镜下微生物的隐秘王国,地球生命演化的壮阔图景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科学艺术,在实践创造中激发潜能
科学实验课是好奇心爆发的乐园。大班孩子见证了“屹立的瓶子”与水吸乒乓球的奇妙景象,大气压强与惯性的原理在惊呼声中变得触手可及;小班孩子则通过“复刻指纹”,亲手揭开了每个人独特生物印记的奥秘。灵巧的指尖同样在手工课上跃动,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下,神奇地折叠成精致的“爱心”与“蝴蝶结”。这不仅是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耐心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当作品成型时,脸上绽放的是亲手创造的成就感微笑。美术课上,一支支画笔绘出“美味的冰淇淋”,缤纷的色彩不仅是童趣的挥洒,更是个性与创造力的自由表达。音乐旋律则让快乐飞扬,《稻香》的悠然与《少年中国说》的激昂,通过手势舞与集体合唱,将节奏与情感深植于心。

自信之声,在勇敢表达中嘹亮绽放
演讲与主持课成为展示自我的闪亮舞台。声音模仿秀上,“哪吒”“佩奇”“光头强”的经典台词此起彼伏,孩子们在惟妙惟肖的演绎中突破自我;绕口令挑战赛里,稚嫩而认真的“儿化音”此起彼伏,勇气在每一次登台中成长;儿童诗朗诵环节,声情并茂的演绎配上自创动作,童真的情感与表达的自信如清泉般自然流淌。英语课堂亦书声琅琅,大班音标基础与小班字母认知,为通向更广阔世界铺设最初的语言基石。

从苏东坡的豁达人生到指纹奥秘,从荆楚三国风云到《少年中国说》的铿锵合唱,杨洪村的这个夏天,希望之花支教团队用丰富多元的课程,将知识的种子、文化的自信、探索的勇气和创造的热情,深深播撒在乡村孩子们的心田。每一张专注的脸庞,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教育力量在乡土大地上奏响的希望乐章。这场以“五育”编织的夏日旅程,终将成为孩子们心中不灭的星光,照亮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