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升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强化 “最小应急单元” 的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效能,近期,紫霄镇西溪中心学校组织开展了最小应急单元专项演练活动。本次演练突发暴力事件处置场景,全程模拟真实突发状况,旨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切实将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演练科学有序、贴近实战,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启动筹备工作。一是制定详实预案,明确 “指挥组、疏散引导组、应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 五大最小应急单元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流程清晰。二是开展全员培训,通过教职工大会、班会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应急处置流程、防暴器械使用方法,提升应急单元成员的专业处置能力。三是完善物资保障,提前检查并补充防暴盾牌、钢叉、急救箱等应急物资,为演练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下午 3 时 10分。1名暴徒想进入校园,保安马上关紧入校的铁门,立即下达 “应急处置指令”,校园最小应急单元迅速携带防暴盾牌、钢叉等器械赶赴校门口,快速形成合围态势,仅用 2分钟便将 “不法分子” 成功控制。

本次最小应急单元演练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最小应急单元应急能力,掌握了暴力事件避险的实用技巧,教师与保安进一步熟悉了应急处置流程,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与协同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演练发现并优化了预案中的细节问题,明确了各应急单元的职责边界,强化了安全防范意识,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演练整体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个别应急单元成员在处置过程中,器械使用不够规范,协同配合的默契度有待提升;演练场景的复杂性仍可进一步丰富。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将持续开展常态化应急培训,定期组织应急单元成员进行器械使用、协同处置的专项训练;丰富演练场景与形式,提升应急处置的全面性;演练后及时组织总结会,邀请辖区公安、消防等部门专业人员点评指导,不断优化预案与处置流程,切实将 “最小应急单元” 打造成校园安全的 “第一道防线”。(紫霄镇西溪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