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少年儿童爱国情怀,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坚实平台,乐安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联合桥背社区与县第四小学,于9月9日在四小多媒体教室开展“观央视第一课,育少年爱国心”爱国教育开学第一课的共建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一堂生动的爱国启蒙教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社区工作人员彭玉琴主持开场后,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党员邹文灿率先站定,右手抚胸领唱《义勇军进行曲》。台下学生挺直腰板,稚嫩的歌声虽带着童声的清亮,却透着不容小觑的坚定。童声与党员干部的歌声交织共鸣,红色旋律裹着赤诚在教室里激荡,让在场师生都感受到沉甸甸的家国分量。

随后的趣味爱国知识问答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主持人彭玉琴抛出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从国家象征到历史常识,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作答,在轻松互动中深化了对爱国内涵的理解,现场氛围愈发热烈。紧接着,乐安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干部熊有娣为孩子们讲述了乐安“五女跳崖”的英雄故事。当讲到五位女战士在弹尽粮绝后,为不被敌人俘获而义无反顾纵身跳崖的悲壮瞬间时,孩子们被英雄的壮举深深震撼。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一段段感人的事迹,让爱国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榜样力量。

活动最后,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布置了特殊任务,带着“寻找触动自己的英雄瞬间”的思考,集体观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鼓励大家随时记录内心感悟。让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看”,而是“主动悟”,更深刻地读懂了“爱国”二字的重量。这一设计让观看过程更具针对性与思考性,助力孩子们从节目中的历史印记、英雄事迹里,真切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力量。

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在红色旋律、英雄故事与经典节目的浸润中,孩子们不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更将爱国情怀根植于心,让爱国的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爱国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