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乐安县金竹畲族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以文明为“乡愁纽带”,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树标杆、文化浸润育新风、机制创新破陋习”的乡风文明建设新路,文明乡风既有传统畲韵、又具时代新风。
一、“红色先锋”引领文明风尚
一是党员带头树标杆。全乡推行“星级文明户”评选挂牌行动,19户党员家庭被评为“星级文明户”,带头签订《文明承诺书》,承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二是志愿服务暖民心。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12支,吸纳党员志愿者40余名,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20余次。其中金竹村志愿服务队发起的“孝老食堂”项目,为38名留守老人提供营养午餐,带动乡贤和社会自发捐赠物资3万余元。
二、“文化铸魂”涵养文明底蕴
一是特色品牌焕活力。打造金竹“冬至街”民俗文化节品牌,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理念融合。2024年文化节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同步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发放文明宣传手册500份。二是文明实践润乡风。依托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文明宣讲活动48场,邀请道德模范讲述“勤俭持家”“诚信立业”故事,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
三、“机制创新”激发文明动能
金竹村党支部创新设立“文明积分超市”,推行“农户积分制”,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管理,涵盖“环境卫生、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四大类20项细则,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米面油、小物件等实物,或享受“优先评优”“免费体检”等福利。每月积分排名前3的家庭,授予“五星家庭”流动红旗,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表扬。积分制推行以来,村民主动调解家庭邻里纠纷3起,参与环境整治超300人次,矛盾纠纷同比下降80%。(乐安县金竹畲族乡人民政府 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