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校园班车准时停靠在村口,孩子们朝气蓬勃,背上书包一起踏上求学路。自从去年秋季全镇教育资源整合后,16名原坊坪、洙岩小学学生,每天乘着政府配置的专车往返于家校之间,专职生活老师全程陪护,让蜿蜒的山路变成了通向未来的坦途。
一、移动课堂,穿行山岭
校车司机师傅每天要完成7公里的环山路线,车内配备急救箱,和随车教师构建起特殊的教育空间。专职教师陈老师在车厢里带着孩子们诵读古诗、玩思维游戏,车窗外的稻田池塘都成了自然课堂。这种“车轮上的守护”不仅解决了交通难题,更让通勤时间转化为了课外学习。
二、“营养工程”,滋养未来
走进镇中心小学食堂,红烧排骨、米粉蒸肉、清炒时蔬的香气扑面而来。食堂负责人黄老师介绍,熊村镇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膳食资金,确保每个乡小孩子免费享有与教师同标准的营养餐。来自坊坪村的留守儿童付梓芯展示她的光盘记录卡:“这里的饭菜比家里丰盛,我长高了5厘米!”
三、智慧校园,打开眼界
在配备交互智能屏的教室里,来自洙岩村的李天琪正用触控笔在电子白板上解数学题。开放式图书馆成为新晋“网红地”,图书管理员发现《十万个为什么》借阅量同比增长。书法、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兴趣班百花齐放,孩子们在广泛的体验中发现天赋,绽放光彩。
四、共同成长,绽放活力
课间操场上,镇乡孩子混编的排球队正在训练。心理教师邹红华记录着他们的显著变化:“乡小来的孩子从最初躲在角落到现在主动参加各类活动,社交能力评估平均提升50%。”学校开发的“山野课程”独具特色:孩子们在劳动基地培育蔬菜,在美术课拓印树叶纹理,在音乐课改编山歌……孩子们在镇中心小学交到了许多的好朋友,学会了很多的新技能。
家长微信群常被刷屏,坊坪村黄昕婷父亲留言:“娃现在回家会教我们说普通话,和我们分享在镇中心小学有趣的经历和老师们对她的关爱。”
夕阳西下,校车再次启程时,孩子们争相分享着当天的收获。这辆穿行于青山绿水间的校车,正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驶向更辽阔的天地。正如林校长所说:“我们要让每朵山花都能在公平的土壤里尽情绽放。”这场发生在镇中心小学的教育变革,正在书写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答卷。
(黎川县熊村小学 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