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丽水市缙云县社会矛盾化解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社会治理中心顺利举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其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直接决定基层治理效能。当前,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新活力与新思路,但工作经验不足、调解能力欠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此,缙云县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县司法局、县人民法院创新打造社会矛盾化解实践基地,以“需求化+实战化”为导向,聚焦基层调解力量能力短板,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师徒带教”立体化培训模式,着力构建“矛盾预防在早、化解在小”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实战动能。
实践基地以构建“大调解”格局为核心,以社会治理中心为枢纽,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体系及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N个部门资源,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实训平台。同步凝聚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组建“智囊团”并参与授课,针对性提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的法律运用与矛盾调处能力。
基于前期深度调研,围绕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实际需求定制课程体系,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根据工作开展实际需要进行课程“点单”,中心统筹安排针对性课程,从“单向灌输”转为“需求导向”精准施教。目前已开设法律实务、调解技巧等9类特色课程,由法院、司法局等业务骨干担任讲师,通过“理论讲解+互动答疑”模式,系统强化基层矛盾前端化解能力,切实杜绝形式化培训。
为确保培训成果落地见效,基地推行“学用结合”模式,建立“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实战跟班”实训链条。一方面,精选县域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高频矛盾案例开展模拟调解,帮助学员掌握“情、理、法”融合调解技巧;另一方面,由资深调解员带队实战,实现以调代学、以战代练加速能力转化。同步建立“效果评价+案件回溯”评估机制,动态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基地培训实效。
下一步,缙云县社会治理中心将深化“预防-化解-跟踪”全周期治理链条,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源头预防”延伸。通过持续培育“法律+心理+社工”复合型调解人才梯队,全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缙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