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在左,行在右。” 为推进“三品工程”提质发展,为了促进教学课堂实效并提高教学质量,强化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升,4月3日,金溪县实验小学组织数学组公开课研讨活动。饶绮阳老师在实验小学音乐教室给大家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推理》。
整堂课,饶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理的过程,而且在体验的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同时,她在教学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数学公开课,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让学生在“猜想”中领悟
课堂伊始,饶老师首先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盲目瞎猜的不确定性与根据条件合情推理的科学性;然后,她启发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中的推理是由此及彼的合理猜想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为本课时能够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活动中体验推理的奥秘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授课过程中,饶老师重视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对悟空,八戒,沙僧与对应数目的猜测把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她在情境中再次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另外,借助“不是……就是……”、“不是……也不是……一定是……”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地语言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最后,她从扶到放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此外,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三、关注起点,寻找生活原形
课堂上,饶老师正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起点,她在课中优化这些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入课堂。同时,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她充分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素材,如猜体重、运动项目,排队等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我就在数学之中”,启发学生自然而然的去喜欢数学、去研究抽象的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后,教师们齐聚一堂,围绕本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先由执教教师讲解授课意图和反思,听课教师评议本课的优点及提出建议,指出其努力方向。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教师在教学方面收获颇丰,而且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个性发展出发,利用多种方法,创设多种途径,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升。
(金溪县实验小学 蔡淑娟 谢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