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塑造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成长为我国劳动群体的重要力量,其劳动过程与职业发展方向持续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和形塑。
2024年7月23日,来自烟台大学的“一骑当先”学生团队在枣庄市各大商圈以及商超周围开展对网约配送员以及学生群体的访谈活动,他们通过对配送员以及随机路人进行对话采访,记录下了他们对于网约配送员职业发展困境的看法,从而通过问卷调研,得出网约配送员在职业规划上谋生与发展迷茫交织。有65%配送员表示“未来3年内可能转行”,仅14%有明确职业晋升目标。另外,通过调查发现网约配送行业的“天花板效应”显著,仅6%受访者接受过职业规划指导。
访谈记录:“每天就是接单、跑路、听手机里的导航,三年了,连电脑都还不会用,跟社会都脱节了。”(受访者:刘一宁,32岁,从业3年)
刘一宁的手机里存着2000张配送路线截图,却没有一张职业技能证书。平台提供的培训仅限于“如何避免差评”的短视频,时长不超过15分钟。当被问及是否想学习电商运营时,他苦笑道:“哪有时间?每天跑12小时,回家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再说学了也用不上啊。”技能提升的长期缺位,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总之,这一调研实践不仅为网约配送员职业发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网约配送员们的职业发展现状,未来期待相关成果能得到广泛应用,助力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者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就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