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淮河畔,青春志愿行——安徽财经大学阜阳王家坝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 编辑:

在2025年的寒假期间,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王家坝镇,开展了一系列以“传承王家坝精神,共筑绿色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和传承王家坝精神,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文化建设,为王家坝地区的未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王家坝,感悟精神力量

王家坝,位于淮河上、中游的分界处,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这里有着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孕育了以“舍小家、为大家”为核心的王家坝精神。寒假期间,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王家坝闸和王家坝抗洪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讲解,深入了解了王家坝精神的形成背景和深刻内涵。

图为王家坝抗洪纪念馆照片

在纪念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生动地讲述着王家坝人民在历次抗洪抢险中的英勇事迹。从老一辈的口述记忆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王家坝人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王家坝精神的决心。

图为纪念馆抗洪工具展示

聚焦环境保护,共筑绿色家园

王家坝地区地处淮河之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但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深入了解王家坝地区的环境现状,实践团队对当地的水质、空气质量以及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王家坝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水体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在进行了深入交流后提出了多项环保建议,包括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大绿化投入等。实践团队还积极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向当地居民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王家坝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纪念馆习近平主席访淮河照片

推动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王家坝地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但面临着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实践团队在深入调研王家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多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一,团队建议当地充分利用王家坝精神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通过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二,团队还建议当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还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期望和建议,通过这些交流,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王家坝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王家坝地区历史杰出人物记录展示

丰富社区文化,提升居民幸福感

实践团队在王家坝镇期间,积极参与了当地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团队成员们还深入社区,与居民们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篮球比赛、柳编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社区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王家坝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柳编文化展示

闸守淮河安澜,心系家国担当

为期数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团队成员们却收获满满。他们深入了解了王家坝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亲眼见证了王家坝地区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宝贵经历,更是一次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机会。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王家坝精神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将更加凸显。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传承和弘扬王家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作者:阜韵新编探索队)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