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系"国之大者”中把改革推向前进

来源: 编辑: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一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的改革举措,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从中不难看出,这些改革举措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子经济、教育、科技、人才、创新、法治等各领域、各方面,聚焦的都是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人民”重于千钧,“人民”就是一切,必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改革创新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之大者”,在新征程上持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以更高站位把握好“大”和“小”的关系。“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面对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期待,必须坚持群众“民之所望”即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之所向”,做到在改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明确的改革目标、改革任务,学习彭德怀同志“把自己看得很小,把人民看得很大”的伟大胸襟,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之中,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责任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朝着群众呼声聚焦点靶向发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每一项工作中,真正用人民的获得感检验改革的含金量。

以更高要求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矛盾和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俗话说“不破不立”,在改革发展中不仅要增强识变之智,还要坚定求变之勇,方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自觉,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韧和勇毅,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对标对表党中央改革部署,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外在抓内涵上同向发力,把功夫放在直面问题、揭短亮丑上,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打通制约改革发展的“中梗阻”,积极探索推动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提出务实举措,总结创新亮点,切实为改革护航、为发展赋能。

以更高标准把握好“知”和“行”的关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心怀“国之大者”的行动彰显,唯有真知真信方能真行真成。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抓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实的关键,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有力有序有效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真正放下“官架子”,找准改革的侧重点和突破口,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制胜法宝,紧盯群众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善谋善成、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任务,在实践实干中练就过硬本领,当好改革发展的实干家,在担当尽责中擦亮共产党员的靓丽“名片”,在知行合一中接续奋斗、一往无前,有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 (个旧市委组织部吕莹)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sleenoez4@21cn.com 广告合作